如果说山东蓬莱市的名气不如云南弥勒县,蓬莱人都会大光其火——蓬莱阁、八仙过海,小朋友都知道!
如果说蓬莱的旅游环境不如弥勒,旅游界和驴友会认为这是痴人梦语——交通环境、山海仙境,游客流量为证!
如果说蓬莱的葡萄酒产业不如弥勒发展的大和快,葡萄酒业内外人肯定异口同声反对——胶东蓬莱葡萄酒,新闻常常报,国内葡萄酒产量的1/5呢!
然而,实事摆在面前,云南弥勒葡萄收获季节的云南红酒庄采葡萄、买葡萄、看葡萄园、游酒庄、品葡萄酒、休闲度假的游客车水马龙,而名声在外的蓬莱“18公里葡萄长廊”却空守了几年的沉寂。
如果说蓬莱人没有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思路,那18公里葡萄长廊不会兴师动众在旅游线的交通要道招商引资,更不会花大功夫组织宣传;如果说在蓬莱兴建葡萄酒厂/酒庄的厂商没有开展酒庄旅游的远见,也不会扎堆蓬莱黄金地带巨资建造漂亮的酒庄……
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来考虑,沉寂的原因在哪里呢?
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业是蓬莱市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。蓬莱的葡萄酒宣传多的是产量、数量、招商引资和专家论证会等业绩报告,而有关蓬莱葡萄产业分布和葡萄园风光介绍的文章却少的可怜,称得上蓬莱葡萄酒品尝、游记、美图文的更是难得一见。
在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农村经济的大潮中,见不到8万亩葡萄园的蓬莱;在葡萄农家乐、果园自酿葡萄酒的特色游中没有蓬莱果农的举动;在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采摘节、农庄游、葡萄节的呼声中听不到蓬莱市的有力声音。种种与蓬莱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极不相称现象,引发我对蓬莱产业状况的思考:
在追求个性和特质的年代,单纯依靠产量和数量,蓬莱的葡萄酒招商引资能飞多高?
在各地深挖开发旅游资源的旅游热中,依靠蓬莱阁的仙文化和海底世界,蓬莱的旅游业的路有多宽?
有8万亩葡萄园和几十家大小酒庄/厂,有每年二百多万的游客流量,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,即得利益者是由各地游客到蓬莱市、蓬莱市民、蓬莱的酒厂商和蓬莱的旅行社……,然而,这种富甲一方的产业联合起来才有大发展,靠谁的力量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?
弥勒有3红(红河、红酒、红糖),蓬莱靠4大支柱产业(旅游、港口、葡萄及葡萄酒、汽车改装与零部件),相比之下,无论从哪方面讲,蓬莱的葡萄酒旅游也不应该是今天这种境况。